《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培育研究》
一、实验基础 (一)实验背景 社区学习团队是为满足学习与生活需求,借助于文化、艺术、体育、科普等各类学习载体,以集体性的组织形式,运用社团、沙龙等互动型方式开展活动,具有自愿参与、自主教育、自我管理为特征,过程体现学习元素的非正式组织或群体。社区学习团队对繁荣社区文化生活,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培育学习团队已成为深化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学习团队负责人作为团队的带领人在团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自身领导力与专业素养较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学习团队发展的质量与高度。 石泉街道社区学习团队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文化站登记在册的团队、各居委会学习点自发形成的团队与社区学校课堂教学延伸出来的团队。截止2013年底,在石泉街道活动着的各类社区学习团队总数约为100个,他们活跃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各种舞台上,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优秀师资紧缺、内部管理松散、活动资源有限、活动经费缺乏等。值得关注的是,团队负责人专业素养与团队领导力逐渐成为阻碍团队自主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大多数团队缺少专业团队骨干带领,活动或展演的作品呈现重复单一的现状,面对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缺乏应对能力。基于此,为进一步强化对学习团队负责人的培育工作,石泉路街道办事处提出了开展《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培育研究》的实验项目。 (二)实验相关概念界定 1、社区学习团队 根据斯蒂芬·P·罗宾斯的说法,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在团队中,成员通过共同的努力来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从而推动团队更好地发展。关于“社区学习团队”的概念界定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本实验项目根据社会学的解释,结合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概念把社区学习团队界定为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得到社区认可和支持的,旨在满足社区群众各类需求的群众团体。 2、负责人 一般意义上说,“负责人”比“领导者”的范围更广,对于本实验项目,“负责人”能涵盖包括社区骨干分子在内的所有带领者。罗宾斯在其《组织行为学》一书中阐述了“领导”和“管理”两个术语之间的区别:管理主要是应对复杂性,是管理者通过制定正式的计划、设计严谨的组织结构以及监督这些计划的实施情况,实现秩序和一致性。而领导则主要是应对变化,通过提出未来愿景以确定前进方向,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实现该愿景。本实验把负责人界定为社区学习团队中的直接管理者,既可以是团队队长,也可以是社区相关负责人,但必须是负责本团队的日常事务、为团队发展负责的人。 3、培育 培育是指培养,教育。比如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或者培养为成熟的思想等。在社区中,学习团队大都是自发形成,因此“培”的意味并不明显,关键在于“育”,即对已有学习团队的管理。因此本实验认为“培育”指的是如何基于团队和负责人自身的情况,对负责人的发展提供各类支持的策略,通过负责人的成长促进团队发展。 二、实验目标与内容 本实验的目标在于探究与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特定身份与素养相匹配的学习团队负责人培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本实验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问题: 1、了解石泉社区学习团队发展状况。 2、探寻不同发展阶段的社区学习团队对团队负责人专业素养的一般要求。 3、探寻不同类型的社区学习团队对团队负责人专业素养的特殊要求。 4、 探寻不同发展阶段的社区学习团队对负责人培育途径与方式。 三、实验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主要是对石泉街道现有的学习团队的负责人与成员开展有关团队组建与发展方面的信息收集。 2、访谈调查法。主要是对石泉街道学习团队中的部分负责人开展团队运作与发展方面的信息收集。 3、行动研究法。以本实验项目推进过程中梳理出的信息为基础,形成相关实验结论,并运用到学习团队负责人的培育实践中。一方面检测实验结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方式切实提高学习团队负责人的综合素养,形成团队负责人培育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四、实验过程 (一)准备细化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2月) 1、 成立项目组,了解石泉社区学习团队发展状况,收集梳理相关文献资料,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进行考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项目研究计划,提出立项; 2、 聘请专家对项目开展指导,进行修改与完善,并上报立项申请; 3、 整理汇总石泉街道社区学习团队(即文化站登记在册的团队、各居委会办学点自发形成的团队与社区学校课堂教学延伸出来的团队)相关信息; 4、 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组织分工,提供研究保障; 5、 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积淀理论素养,做好研究准备。 (二)实地调查阶段(2014年3月-2014年8月) 1、编制《石泉社区学习团队发展状态调查问卷》(负责人卷)与《石泉社区学习团队发展状态调查问卷》(成员卷)各一份,对街道所有注册备案过的学习团队开展了团队成员与负责人的抽样问卷调研,从不同角度了解石泉街道学习团队的发展状况; 2、拟定团队负责人访谈提纲,选择有代表性的社区学习团队进行实地走访与访谈调研,面对面地了解石泉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的发展状态,为梳理团队负责人的能力要求提供一手资料; 3、制定《石泉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学习需求调查问卷》,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明确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的学习需求; 4、不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对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并就调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以求最大限度地搜集到有效的资料。 1、多方挖掘师资,提供专业性较强的学习支持 良好的师资是促进团队负责人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聚焦团队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支持,引导团队良性发展。课题组通过多方发掘,聚集理论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作为师资力量,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提供培训和学习支持。 如2014年4月11日,由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张永副教授和华师大硕士研究生分别就团队发展阶段、团队成功案例等内容作了名为《社区学习团队建设案例分享》、《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发展研究》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明确学习团队负责人的职责和目前团队所处的发展阶段,把握团队建设的方向。2015年5月21日,邀请了普陀区社区学院教科研室主任王仁彧,专门为石泉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作了一次题为《把自己培育成优秀的学习团队领头人》的专题培训,从团队负责人的素质、团队负责人的修养、组建团队之道、带领团队之道、发展团队之道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成为一个优秀团队负责人。 2、开展各类培训,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培育支持 针对调查情况,石泉街道社区学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学习团队开展了各类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课题组针对团队负责人特定素养相匹配的有效发展途径与方式,注重强调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对团队管理工作有所启发。在培训目的的定位上,结合问卷反应情况,课题组将其定位为三个方面,包括促进团队发展、提高知识素养和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管理能力。层层递进,阶梯化地满足团队负责人的发展需求。 一是针对共性能力开展共性培训,整体提升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素养。社区学习团队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因此其发展也要遵循团队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需要负责人首先了解团队发展的共性特点。课题组组织相关专家和资深团队负责人,就团队负责人的角色自我认知、团队精神培育、团队生命力在于拓展等内容,对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
二是针对团队发展不同阶段进行分层引导,创新培育形式,提升团队负责人的领导素养。针对团队发展的探索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课题组确定了相关的培训关键词,通过讲座、沙龙、案例观摩等多种形式,就团队组建、团队精神、团队活动质量、团队特色打造、团队持续发展力等多个方 AUDITED 《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培育研究》 一、实验基础(一)实验背景社区学习团队是为满足学习与生活需求,借助于 CommonInfo 2017-09-15T15:39:15.763 王仁彧 false 55d1036b-773e-4522-bfa6-b6af39892c33 8ecfdcba-4964-4588-8d90-0bb0396ff370 王仁彧 王仁彧 2017-09-15T15:39:15.777 false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41 true 0
《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培育研究》
2017-09-15 15:37
普陀区社区学院-课题研究-科研成果
https://file-yun.pte.sh.cn/QXPGS.RSS/ips/getinformation/17d6a606-05d6-448f-8edf-f4bf45cc3140
《社区学习团队负责人培育研究》 一、实验基础(一)实验背景社区学习团队是为满足学习与生活需求,借助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