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海市老年人学习团队为例
当前形势下,终身教育发展应该关注民间的力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市民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角色应该由包办与主导发展转变为支持与创造条件,使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与社会自下而上的参与相结合。市民学习团队,作为草根组织和社区自组织,正以迅猛的态势涌现。
一、学习团队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一)学习团队的缘起
组织行为学家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一群人所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这群人的共同目标,需要这个团体中的个体通过互相协作才能实现该目标。
著名人类学家莱夫和温格提出实践社团这一概念。实践社团又译作实践共同体。实践社团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对同样的问题或者同一个话题的热情,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的互相影响,加深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社团由领域、社团和实践三部分构成。
1、领域
一个实践社团并不仅仅是几个朋友组成的俱乐部,或者几个人在一起的关系网。它是因为共同的兴趣而组建的,社团的成员身份说明了他们对于这个领域的认同和兴趣。一个明确的领域能够确定社团的目的以及它对成员和其他人的价值,从而说明社团的合理性。
共同的领域使人们产生对知识的责任感和对发展实践的责任感。领域才是一个社团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它把人们聚集到一起,指导人们学习。
2、社团
社团是基于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共同兴趣,通过参加一些活动和讨论,人们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心得体会的机制。实践社团并不是一个网站或者一个知识库,只有当成员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影响、共同学习的关系的时候,这个社团才可以称之为实践社团。社团的重要性在于建立一种相互学习的活动,为了形成一个实践社团,成员们必须有规律地活动,并对领域内的事项进行研究讨论。
有规律的相互影响使成员对他们的领域和实践方法形成共同的理解,同时还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发展了宝贵的关系。
3、实践
实践社团是一群有共同兴趣的人组成的团体。实践社团的真正意义是实践,成员们通过实践来分享经验、想法和资料等,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持续的交流。
实践社团的人因为发现相互作用的价值,所以他们聚集到一起,分享信息,交流思想、思考共同的事项,探求各种想法,解决相关问题等。
(二)学习团队的概念界定
道格拉斯.史密斯将团队定义为:由拥有共同目标的一小群人所组成,成员们的技能能够互相补充,并有对此目标共同负责的态度,采用公认一致的方法来完成目标。目前社区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团队形式是实践团队的一种,也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群构成、并通过学习实践来组织活动、交流互动的群体。
本文对学习团队概念的界定:指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定地点、定内容、定时间,借助于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经济科普、时事政治等各类学习载体,以集体性的组织形式,运用社团、沙龙等互动型方式开展活动,具有自发形成、自愿参与、自我管理特征的,有一定凝聚力的、过程中体现学习与教育元素的非正式组织或群体。
二、市民学习团队的发展现状及现实意义── 以本市老年学习团队建设为例
老年人是社区活动开展的重要参与人群,作为老年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老年人学习团队,其发展已经步入良性循环阶段。对老年人学习团队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市民学习团队的发展有所了解。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市共认定了老年学习团队9548个,其中优秀团队420个。按照平均每支团队25人计算,约有近24万老年人参加了团队学习活动。
根据2014年新通过评审的学习团队情况进行分析,按照读书、时事政治归文化类;音乐、舞蹈、摄影等归艺术类;养生、健身操等归健身类;手工编织、时装等归其他类原则,共分出四大类老年学习团队。其中最受老年人欢迎的是艺术类和文化类团队。
学习团队的建设,对个人而言,能够使个体接受社会的多样信息,提高公民意识,增强个人自信。对社会而言,产生的现实意义不容低估,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老年学习团队已经成为老年人群体生活的重要平台。与带有强制性色彩的学历教育相区别,老年人参与学习团队的目的更多是参与群体生活,以此证明他们在退休之后仍然与主流社会群体保持一致。在团队的群体生活中,老年人感受到安全感和愉悦感,并通过与同龄群体的交流,互相肯定自身价值与存在意义。
2、老年学习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市全面实施老年(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老年学习团队已经成为老年群体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娱乐、自我提高的组织。我们各个条线开展的包括全民终身学习、社区教育等在内的各种工作和活动,很大一部分最终都是落在老年学习团队,由此,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市老年学习团队的发展。
3、老年学习团队已经成为定义社会价值规范的重要渠道。老年群体在团队中的互动交流,加强了自我行为规范,实践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尤其是许多读报小组和政治理论学习小组,通过自我学习、向外传播、讨论交流等形式,定义和维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凸显了具有正能量的社会价值观。
4、老年学习团队的活动已经成为本市开展老年(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成果展示窗口。几年来,各个区县已经培育出许许多多十分成功的老年学习团队,这些学习团队的活动成果十分令人敬佩。许许多多的老年人在学习团队中表现出色,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才能,提高了素质,获得了成果。他们表演的节目、创作的作品、研究的成果等等琳琅满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也成为我市多年来开展老年(社区)教育工作一个成果展示的窗口。
三、学习团队的组建原则和相关特性
基于本市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学习团队的发展需要理性思考和理念的指导。组建社区学习团队应把握四方面原则。
第一:由固定的社区居民所组成;
第二:由社区成员自发成立;
第三:以兴趣为中心,进行知识的交流分享,以增进个人与团体的成长。
第四:学习活动具有持续性与定期性。
任何一个真正的学习团队所具备的5个基本特征:
第一:成员要有共同目标。团队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目标为团队存在的基础。
第二:成员的技能存在差异并相互补充。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依赖。相互依赖是团队合作的标志,也说明团队任务不是靠个人就能完成的。
第三:团队有约束力而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即团队成员的角色在一定时间内是个定的,成员收到团队活动规则的相关约束。
第四:承担相互责任。
第五:团队是一小群人,成员至少在2个人以上。
学习团队的构成,总结为5P,即people(人),purpose(目标),place(定位),power(权限),plan(计划)。
依据学习团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主题,学习团队呈现四大类型:一是学习型;二是兴趣型;三是虚拟型;四是问题解决型;五是多功能混杂型。
四、市民学习团队的培育策略
尽管学习团队在本质上是有机的、自发的和非正式的,但学习团队的健康发展仍需要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培育。正如植物成长一样,需要施肥、除草、浇水,确保光照和养分。类似的,组织可以为学习团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资源,创设适宜的环境,为团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鼓励参与,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策略之一:要引导和顺应社区成员的发展需求
社区成员有着表现自我的欲望,有追求休闲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有着基于利他的欲望,通过给予别人而充实自己的需求;有着希望自己的能力影响社会,产生有意义变化的需求;有着更加深入了解生命意义,趋向内省式的思考的需求;有着应对自身生存的需求。
学习团队的培育,要充分掌握和了解社区实际以及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地组成学习团队,学习团队才能够顺利发展。如宝山、崇明、徐汇等区开展老年学习团队科研工作,关注学习团队培育的过程。崇明县成立了老年人学习团队联盟,依托社团组织,加强学习团队的培育。静安区结合区域人口结构的特点,着力打造白领学习团队。
策略之二:要鼓励不同人群不同程度的参与
一个有活力的学习团队,不论是有计划形成还是自发产生的,都会有一个组织活动、联系成员的“协调员”;同时,团队中的其他人也承担不同的角色。通常学习团队成员参与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一小部分核心组的人。也可以说是团队领袖或骨干。他们是团队的心脏。如:指导中心以创建工作坊为抓手,重视团队领袖的培养,团队领袖素质显著提升。奉贤区金汇镇推荐出几位德高望重且有较强组织能力的老年人担任队长或领队,将分散的晨练老人组织成几支健身团队,以便管理和指导。
第二个层次是核心组外边的一层积极组。这些成员定期参加学习,比较投入团队活动。如:上海交大书法沙龙建立了沙龙核心组,负责集体活动的安排、处理日常事务、协调各方关系。一些团队还建立了党支部和实行党员负责制。
第三个层次是不固定参与群体。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外在原因,没有规律地参与团队学习。
策略之三:要实行自主运作自我管理
首先,团队学习有计划,团队培育有明确规划。 AUDITED ── 以上海市老年人学习团队为例 当前形势下,终身教育发展应该关注民间的力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 CommonInfo 2017-09-15T15:40:42.86 王仁彧 false 55d1036b-773e-4522-bfa6-b6af39892c33 8ecfdcba-4964-4588-8d90-0bb0396ff370 王仁彧 王仁彧 2017-09-15T15:40:42.87 false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41 tru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