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音符为音乐 赋旋律以生命 ——2023年秋季“普陀雅韵”大讲堂第六讲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11-17 发布者:金言
11月15日下午,“普陀雅韵”大讲堂第六讲 “化音符为音乐:钢琴学习读谱指南”在尚学中心顺利举行,由普陀区老年大学专职教师孙梦悦主讲。
乐谱是一种视觉化的文本,但它无法精确呈现作曲家内心声音及音音相续的逻辑关系。乐谱并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它还有更多隐藏含义,需要演奏者去不断探索。
孙梦悦老师从音乐的记谱法则讲起,揭示了记谱在力度、时值时长、速度这三个方面的局限性:单一的力度无法呈现乐句起伏、音符只能表示固定时值,二分法关系下产生的音符表达是不充分的、速度有细微和持续的变化,演奏者不是要忠实于音符,而是要致力于理解作品的内涵,并准确表达。
对于这三个局限性,孙老师提出了三个对应的解决“法宝”:力度强弱、运音法、缓急法。只有同时运用这三个要素才能确保演奏的生动:力度让乐句有起伏,缓急法的伸缩性为音乐注入生命的呼吸,运音法避免了一成不变的单调。
孙老师强调要善用踏板,踏板有连奏、和声、美化音色、折中等功能,准确并细微地运用踏板,可以让演奏的作品更具生命力。孙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还时常配合相应旋律的对比欣赏,帮助大家举一反三、增强理解,让每一位观众都收获满满,获得了一致好评。现场热爱钢琴艺术的学习者都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他们对钢琴演奏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希望将今日学到的内容运用到以后的演奏中去。
好的音乐绝不单调,一代代钢琴家漫长曲折的探索,赋予了旋律生命,带给了我们一首又一首的美妙音乐,让我们感受到钢琴艺术的真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