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上海市普陀区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普陀区教育局主办、普陀区社区学院和区教育工会承办的“2023年第十届普陀区市民读书节”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作为读书节活动之一、以“普陀雅韵”大讲堂为平台而开展的读书分享活动,营造了“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郁氛围,大家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学习乐趣,受到了居民朋友们的关注和喜爱。
6月14日下午, 2023年春季“普陀雅韵”大讲堂第九讲在尚学中心顺利举行,主题为“乡土中国——现代人的乡土基因”,由上上海普陀区业余大学教师陆鸣鸣主讲。
本次带领居民朋友们阅读的书籍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著作——《乡土中国》,是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包含14篇文章,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陆老师将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解读,第一部分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基层,也就是乡土社会的基本特色,这里面包含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土”性,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交流方式,文字与乡土社会的关系等;第二部分讲述了乡土社会的格局特色,也就是差序格局,以及乡土社会的秩序在这种格局下是如何维持的,这里主要从人际关系、道德、血缘等多个角度做了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乡土社会的统治特色。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主要有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时势权力,通过这四种权力结构,来完成对乡土社会的统治运行。
陆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了许多日常生活事例,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让很多晦涩的道理通俗易懂,也让大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帮助居民朋友进一步认识中国,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