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悦书房”读书号被评为2022年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示范项目
发布时间:0001-01-01 发布者:金言
近日,为了办好第二十四届上海读书节,全力推动2022 年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关于促进上海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要求,面向全市组织开展了“2022 年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示范项目征集活动”。
普陀区社区学院申报的《普陀市民“悦书房”读书号》建设项目被评为2022年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示范项目。
《普陀市民“悦书房”读书号》建设项目作为“2022年普陀区市民读书节”的一个品牌活动,以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为平台,致力于发掘更多“阅读+”新兴模式,充分利用微信、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招募普陀区内居民,对其进行系统、专业的视频剪辑课程以及短视频平台“读书号”的注册与建立等技术培训,帮助区域中老年群体以信息化方式共建共享其阅读成果,以书会友,积极融入信息化社会,勇敢跨越数字化鸿沟。
《普陀市民“悦书房”读书号》建设项目通过“面上动员、点上培育、培训助力、志愿赋能”四大策略来推进项目的实施。
1、面上动员。对愿意创建读书号并参加相关培训的市民,从多方面、多维度展开动员,以期有更多市民可以坚持在自己的“悦书房”读书号上发布好书推荐、读书感悟等类型的短视频。
2、点上培育。针对性培育“种子选手”,统一头像(logo),规范读书号名称,由专业的教师提供内容指导,力求每一个创建的读书号都有高质量的内容输出。
3、培训助力。定期进行“尚学云学堂”课程培训,通过“主讲+助教”模式,教授短视频制作技能,持续提供阅读资料和短视频素材,引领学员理解读书号短视频的设计技巧,助力学员逐步掌握独立创作的能力。
4、志愿赋能。学院组建一支志愿者助学团队,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微信群里答疑解惑,保障项目的有序推进。
项目自开展以来,吸引了200多名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建立了一支志愿者培训师队伍。由普陀区社区学院组织建立短视频剪辑技术和读书号建立培训师队伍,以“主讲+助教”的组织形式负责对市民进行技术培训。以“尚学云学堂”为平台,开展在线直播培训,分三轮培训,共计30次60课时,另外,借助微信群进行线上答疑解惑。同时,与社区教育志愿服务普陀工作站合作,招募助学志愿者,形成核心团队3人,负责管理、课程开发与培训;助学团队10人,负责活动开展,组织开展课程学习与交流,指导创建读书号。
2、招募了一群“读书号”创作者。通过全区范围的项目宣传,开展读书号创建意愿调查,招募了“悦书房”抖音读书号创作者113名,“悦书房”快手读书号122名社区居民,帮助他们成为短视频“读书号”的内容制作者和成果传播者。“读书号”内容主要围绕好书推荐、读书感悟分享等类型开展创作,制作好的视频在自己的读书号发布。在各短视频平台上吸引热爱读书的市民,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传播读书的乐趣与美好。
3、打造了一批高质量“读书号”。打造包括抖音、快手和微信视频号在内的三种质量较高的“读书号”近100个,设计统一的“悦书房”读书号LOGO标识,统一的短视频片尾,形成较多数量的“读书号”矩阵,通过“悦学普陀”微信公众号向普陀区所有社区居民推广,逐渐形成规模效应,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读书氛围。
自从《普陀市民“悦书房”读书号》建设项目开展以来,200多名社区居民参与短视频剪辑技术的相关培训,开展在线直播课程近30次,培训共计1500余人次,微信群答疑逾百次,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赞誉。
阅读,可以增长人的学识,开阔视野;阅读,可以填补内心的空虚与迷茫,给心灵以慰藉。普陀区一直以来致力于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了主体多元的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目前,普陀区正在举办以“书香润泽心灵,慧读启迪人生”为主题的2022年普陀区市民读书节活动,通过“读、听、拍、画、讲、学、诵”七种方式,让普陀市民既能品味传统读书之乐,又能分享“阅读+短视频”之趣,实现学与思、演与讲、智与行多元阅读融合、阅读与实践结合的目标。相信,这些富有意义的读书活动,一定能够让市民一起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共同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普陀文化氛围,为推进普陀文明城区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