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陀区社区学院围绕“坚持精准服务志向,做大社区教育”的工作目标,按照“抓基础、上水平、创特色”的工作主基调,融入社区、服务社区,有力促进了区域社区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一、多措并举做大普陀社区教育
(一)注重课程开发,多渠道打造优质课程资源。1.7本社区教育通用教材正式出版,27 门课程入选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院连续五年获得优秀组织奖。2.不断加大微课程项目建设,已累计开发精品微课程 6门,网络微课资源18个,社区教育讲师团微课作品15个。报送52门微课作品参加全国 NERC杯微课比赛,2门获一等奖,3门获二等奖,13门获等第奖,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在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微课评选活动中,社区学院荣获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参加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荣获3个一等奖及8 个等第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3.在上海社区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征集与评选的活动中,学院共申报30门课程教学大纲,其中5门课程教学大纲获优秀课程教学大纲称号,另有3门课程教学大纲获鼓励奖。
(二)注重成果辐射,多平台开展教育示范活动。1.抓好区级平台大型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高质量完成以“全民尚学 幸福人生”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普陀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等工作。组织提交658件作品参与市活动周各项赛事,获得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九个、三等奖五个和多个优胜奖;两个项目获得上海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称号,两人获“百姓学习之星”称号,一校获得上海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称号。2.继续推进五大社区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建设:社区教育报目前已经出版100期,社区教育网发布信息共计1820条,社区教育成果展示厅全年举办9 次主题展;30副作品参加上海市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创意展示活动,获得多个等第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三)注重教学实践,多途径推进业务指导工作。1.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教研基地建设,推动钢琴、摄影、英语、书法四个基地正常运作。开展社区学校专题视导,确保全年做到全覆盖。2.加强与外省市同行交流,接待了北京朝阳区、宁波鄞州区、教育部社区教育研培中心、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和嘉兴、芜湖、苏州三地同行来访。3.以品牌打造为引领推进教师转型发展。继续以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普陀雅韵”大讲堂的建设为载体,组织社区教育讲师团讲师开展在线直播讲座20讲。讲座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业大教师的转型发展,有力推动了社区教育讲师团项目实施。
(四)注重理论研究,多层面促进实验项目研究。1.五个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验收通过,学院《成人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社区教育讲师团建设的实验》获得市级示范项目。2.编辑“普陀社区教育网刊” 8期,累计发布课题成果、核心期刊论文、研究动态等各级各类文章104篇。推送8篇论文参加市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6篇获得一二三等第奖,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3.加强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管理,继续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召开2020年市社区教育一般实验项目专家论证会,7个项目参与论证;完成2019年上海市实验项目的中期评估工作,1项重点和3项一般项目中期报告报送市项目办审核;完成2021年度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申报的组织动员工作,共有6个项目申报。
二、集聚优质资源打造普陀品牌特色
社区学院充分发挥“资源竞争力”的作用,集聚全区社区教育师资优势、成果优势、人气优势, 不断挖掘教育潜力,打造品牌特色,提高了普陀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一)科研年会主题论坛为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提质。区社区学院承办普陀区业余大学第36届科研年会社区教育分论坛活动,就“社区教育内涵发展与品牌建设”主题开展深入的研讨。区社区学院、街镇社区学校和兄弟院校的老师代表分别做了主题发言。“现代化视域下社区教育的国际比较”:从社区教育运作机制、发展重点、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维度比较了各国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不同模式,并基于国际的比较交流了若干启示与思考。“赋权增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可持续专业化途径”:提出了专职教师可持续专业化多种途径的建议。“社区教育教师职业发展路径研究”:政策保障、专业能力、发展路径等维度对社区教育教师职业发展路径进行了阐述。发言聚焦主题,内容详实,让参会者感到受益匪浅。
科研年会论坛是学校36年坚持打造的特色品牌。通过论坛能够把握信息革命给终身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强教学和课堂的探索,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创新来丰富研究成果,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打造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社区教育。
(二)市民读书节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助力。由普陀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普陀区社区学院承办,全区10个街道(镇)社区学校、区职教联盟成员单位、区成人教育协会成员单位协办的“‘疫’起悦读 ‘愈’见美好”——2020年普陀区市民读书节活动于2020年上半年启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响应,踊跃参与到读书节各项活动中。据统计,网上读书、“好书推荐”“悦书房”线上读书分享、“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主题作品征集和主题海报设计大赛等活动,参与人数约9000人,合计征集到作品近1200件。 在“致敬,在阅读的您”——第10届上海社区网上读书活动中,社区学院积极发动社区学校、社区居民参与,使参与人数大幅提升,达到6195人,积分总分达到1923648分,普陀区获优秀组织奖。社区学院为普陀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三)在线教学素养专题培训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赋能。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社区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为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信息化素养及在线教学设计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社区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普陀区社区学院及时举办了“2020年普陀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线教学素养专题培训”(见上图)。培训紧紧围绕市教委印发的《上海市社区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指南》展开,重点聚焦《指南》中要求社区教育教师具备的教学、推介和信息等三方面专业能力,内容兼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培训为期三天,培训内容丰富,既有关于疫情之下教育模式发展趋势的《直面疫情:加速教育模式的变革》《有关终身教育发展的学习、思考与探索》的专题报告,又有《社区教育微课制作实务》《在线教学的组织和实践》《互联网技术与在线教学》等有关在线教学技术层面的实务讲座。培训采用集中授课与社区教育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激发专职教师教育创新的活力和潜力产生了很好的作用。专业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终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后疫情时期,基于“互联网+社区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必将走向系统化和常态化道路。在线教学素养专题培训为社区教育一线教师赋能,对于提升他们的教学技术来解决当下在线教学的难题,以及对于后疫情时代如何提高教育信息化素养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普陀区社区学院将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提高市民素养为宗旨,守正出新谋划开局,积极搭建平台,优化机制,丰富资源,不断提升区域服务能级,持续提高市民学习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为创建学习型城区贡献更大的力量。